瞳五行是什么?
根据《周易》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的论述以及《黄帝阴符经》中的“天地之道,阴阳互藏;阴阳之数,太玄莫测……天之阴阳,在地为木火金水;地在阳为金水土气”可知,人的眼睛具有阴阳的性质和内涵特征,并分别与天地的属性相对应,即:
左眼为阳为木为天,其性质属木、形状如刀(故称“风轮”)、主视远;右眼为阴为土为地,其性质属土、形状如镜(古称“眉目之间似镜台”)、主视近。 在《黄帝内经·灵枢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血之精为黑白眸,气之精为白眼珠,筋之精为黑眼球,肉之精为白膜,髓之精为黑珠。”可见人之眼由睛、瞳、珠、神四个部分组成。晴乃肾水之精化;瞳乃肝木所化之阴精,它如珍珠般圆黑明亮,能感知光明与黑暗;若缺少了它的滋润,黑珠就会干燥混浊不清亮;反之,若是失去了瞳的神韵,则犹如死鱼眼中的黑珠一样毫无神采。因此,瞳孔有聚光、调节感光度及明暗变化的作用。同时它也如同照妖镜一般,能将人的内心世界一一展露无遗。所以古人称之为“神明之窍”或称之为“心神之窗”。瞳仁还具有记忆功能,能储存人生重要时刻的视觉信息。
在传统中医理论里,人眼的结构与五官相通相应,且五脏皆可视物。其中,目为肝之外候,耳为肾之外候,口为脾之外候,鼻为肺之外候,舌为心之外候等。另外,《素问·宣明五气论》里有这样一种说法:“肝色青,宜食甘,稻梁牛肉肉食皆为甘,黄白色也。心色赤,宜食酸,猪肉犬肉马肉皆为酸,白青色也。….肺色白,宜食苦,小麦麻黍稷皆为苦,白色也。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皆咸,黄色也。肾色黑,宜食辛,黄粟麦皆辛,黑色也。”中医的“五色五味”学说已广泛应用于治疗眼病之中。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了人与宇宙自然之间息息相通的联系和规律,认为人的眼睛不仅能看万物,而且还能“观乾坤,识万物”,甚至还可作为观察天相地理的工具之一。